Skip to main content

给自己一个“停止”按钮

当你需要针对一个主题进行信息搜集时,你有过这样的经历吗?

  1. 在浏览器上打开了十几个网页,不停地寻找着自己想要的信息,但是最后匆匆浏览完却发现除了让自己脑袋一团乱麻以外,并没有任何的帮助。

  2. 明明自己是需要在知乎上搜索英语学习的方法,一句霸道总裁文式的开头映入眼帘,小手一点,几万字长文又白白浪费掉你20多分钟的时间。

这些现象时不时也在影响着我,据我个人经验来看,只能说不可完全避免,但是能够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来减少影响。

其中的关键是需要给自己设置一个「停止」按钮,然后通过不断地刻意练习形成条件反射般的存在。

简单说说我自己的几个小技巧,希望也能够帮助到你。

(1)牢记搜索目标

有时候漫无目的的信息浏览是因为我们忘了当初我们打开搜索框要搜索的是什么,就被朋友消息的弹窗,朋友圈上诱人的小红点,算法推荐的“猜你喜欢”,牵着鼻子走了。

还有个比较典型的症状是“信息松鼠症”:我们就像松鼠储存松果那样,在不同地方储存了远远超过自己能够消化的信息。

想想你知乎、微信、b站的收藏夹,应该基本上没翻过吧?

像这样我们随手转存的信息,不加以深度加工,最后它们基本上都会被我们遗忘在笔记软件或者收藏夹的某个角落,无人问津。

(2)输出限制输入

如果平时有需要读文献的读者应该知道文献调研是一件痛苦的事情,经常打开一大堆文献的 pdf,结果图快匆匆浏览了一遍,到最后就出现红红火火恍恍惚惚的感觉——感觉懂了但又没太懂。

针对文献调研这类短时间内需要搜集处理大量信息的工作,我的建议是:「慢即是快」。

刚开始不要追求阅读速度,而是静下心来一步步通过内容输出的方式,把自己阅读后的内容复述一遍,进行笔记的记录。

虽然刚开始看似读的很慢,但是却能为你理解大概的框架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之后阅读类似文献的速度也会大大加快。

互联网能让我们毫不费力接触到大量的优质信息,但是几千年以来我们的大脑却没有像计算机那样拥有不停增长的计算速度,还停留在比较原始的阶段。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把你学过的内容用自己的话加以描述并且存储在自己的第二大脑里,你就不需要担心自己会忘记它们。

只要你想,你可以随时搜索相应的关键词,花上几分钟复习就可以迅速回想起之前学过的内容。

参考与致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