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搜索之道

市面上关于搜索的方法千千万万,奇技淫巧也有不少,但在这么多花样繁多的技巧里,有三条原则我一直都坚持着。

  • 主动搜索
  • 三个心
  • 以我为主,为我所用。

在搜索这块,实际上原则比之后讲到的具体方法更加重要。因为「搜索」二字自带「挖掘」的特性,不会的方法你可以去「搜索」,互联网这么大,一定会有人比我做的更好,你只是还没有找到而已。

一、主动搜索

(1)远离信息茧房

主动搜索很大程度上能够让我们有意识地去脱离自己身处的信息茧房。

你发现没有,其实如今最困扰我们的问题不是信息匮乏,而是信息过载。

每天我们都会接受铺天盖地的信息,其中碎片化的信息太多,绝大部分都是噪音,能够为我们所用的信息真的是凤毛菱角。

各种社交动态,明星动向,热点时事充斥在我们的朋友圈,微博,社交媒体APP中,大部分人基本上都处于被动接收信息的状态,很少有人去质疑信息的权威性,时效性以及真实性。

随着推荐算法在各大社交媒体平台横行霸道,我们似乎再也不需要自己去获取想要的信息了。一切自己喜欢的信息仿佛算法都恰到好处地喂到了我们的嘴边。

曾经看过一部很震撼人心的记录片《监视资本主义:智能陷阱》(戳蓝字可以观看),纪录片中我一度震惊于社交媒体APP对于我们注意力的剥夺,当时这部纪录片还被成为年度最佳恐怖片。

我还记得,当这部纪录片出来的时候,我还能够在b站上搜索到相关的资源,没过一个多月,主流的社交媒体平台所有关于这部纪录片的资源基本上全部下架。

背后的目的我想大家应该都明白:资本家想让继续圈养我们,让我们困在一个个信息孤岛之中,被动地接收信息。

因为在这个时代,注意力就是钱。

一切内容和设置都在想法设法地抢占我们的注意力,我们是商品,广告商是顾客。

要想打破这样的困境,其实方法很简单:化被动接收信息为主动搜索。

方法虽然简单,但实际上想要做到这一点,实话说,很难。

不信?看看你有没有做到下面这几点:

  • 你是不是几乎在看公众号消息时,不会点开自己喜欢的公众号,而是去浏览给你推送的消息列表?
  • 你是不是刷b站时不会去搜索自己想要的视频,而是一个接一个点着推荐的视频?

这样的推荐模式几乎存在于如今各大APP中,我随手截取了某单词软件的首页,竟然也是同样的模式。

看到这里是不是觉得很震惊,就连让你学英语的软件,也开始争夺你的注意力了?从此你打开某单词APP,第一反应不是查单词,而是去刷信息流。

并且当它们逐渐占据了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我们就会逐渐变得习以为常,最后浑然不知,还会因为没了它们感觉内心焦躁。

这也是为什么我要一而再,再而三地强调我的观点,因为只有这样略显洗脑般的不断强调,才有可能让读者意识到它们的危害性。

(2)减少他人依赖

主动搜索本身也能够帮助我们减少对于别人的依赖,更多依靠自己来解决问题。

毕竟搜索引擎不会嫌你烦,但是我会,别人也会。

有时候我看到一些很愚蠢的提问,我就气不打一处来:你这人不会百度吗?

因此一定一定要有这样的主动搜索意识,之所以强调这么多遍,是想让大家以后遇到问题下意识地问自己:我能不能通过搜索来解决我的问题?

可是当不止一个人这么来问我的时候,我就心里开始犯嘀咕了:为什么如此简单的道理,哪怕就是把你问别人的问题放在搜索框里复制黏贴一下都做不到?

这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值得我去深思。

那么为什么我们明明知道了这个道理,却做不好呢?

在刘未鹏写的《暗时间》一书中,我找到了答案。

书中说到:

别人的道理,自己的事情。

我们常常说类似“你说的没错,但是并不适用于我这里的情况”这样的话,自己的事情和别人的事情往往总是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微小或巨大的差异,如果我们先入为主地不想听取别人的意见,就很容易自己说服(欺骗)自己说“情况不一样,所以道理不适用”(而实际上到底哪些情况不一样,为什么道理不适用,是不是真的不适用,我们根本就不去深究了)。

另外,朋友给出的道理或故事总是跟他当初经历的情境细节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你记下了朋友的道理和故事,同时也就将这个道理和他当时经历的情境线索给挂钩起来了,于是当类似的情境发生的时候,你的记忆系统就能够根据情境线索提取出朋友当时说给你听的那些道理(《Searching For Memory》)。

然而,这种记忆提取机制同时也有他的弱点,那就是当你经历的情境跟朋友当初经历的情境相似性不足(尽管本质上可能是一回事)的话,你就不会想起他曾经说的那些道理。

这就是很多时候我们发现自己道理是听了一堆,结果自己生活中却不会用的原因。而所谓的能够“活学活用”,就是那些善于抓住知识本质,触类旁通,将道理外推到表面不相似但本质一样的问题领域之中的人,对此《Psychology of Problem Solving》的第 11 章举了这样一个例子。

先让被试(皆为大学生)阅读一段军事材料,这个材料是说一小撮军队如何通过同时从几个不同方向小规模攻击来击溃一个防守严实的军事堡垒的。事实上这个例子的本质是对一个点的同时的弱攻击能够集聚成强大的力量。

然后被试被要求解决一个问题:一个医生想要用X射线杀死一个恶性肿瘤,这个肿瘤只可以通过高强度的X射线杀死,然而那样的话就会伤及周围的良好组织。医生应该怎么办呢?

在没有给出先前的军队的例子的被试中只有10%想到答案,这是控制基线。然后,在先前学习了军队例子的被试中,这个比例也仅仅只增加到30%,也就是说只有额外20%的人“自动”地将知识进行了转移(自己就能触类旁通)。最后一组是在提醒之下做的,达到了75%,即比“自动”转移组增加了45%之多(需要别人提醒)。

这个例子说明,知识的表象细节会迷惑我们的眼睛,阻碍我们对知识的转移运用,在这个例子中,两个问题领域表面上是不相似的,但本质上是一样的。

然而就是因为表面上不相似,而我们的记忆提取又是很大程度上依赖于一些表象上的线索来提取的,因此这些表面不相似性便阻碍了我们在问题之间进行的类比,阻碍了我们将在一个情境下掌握的道理运用到另一个情境下。

看到这里你是不是发现为什么我们想不到去主动搜索了?当外界情境改变之后没办法进行迁移。

平时学习专业知识,需要专业相关的论文时,我们经常第一反应就是去知乎或者Google学术进行搜索。

但是我们在实际生活中遇到的问题,我们第一时间想到的却不是使用搜索引擎。

举个我的亲身经历。之前我的学生证丢了需要补办,但是并不清楚补办流程。对于这种情况,我想绝大部分同学可能只会去问辅导员或者补办过的同学。

我当时也是这么做的,但问题又摆在眼前:一是不知道哪些身边的朋友丢过学生证,一个个求证过于麻烦,二问辅导员不知道该怎么办,应该是要登报挂失,叫我去教务处问问,

结果去了教务处一问才知道不需要登报挂失,白白折腾了一趟。

可这件事儿我之后一想,我能不能通过搜索引擎找到答案呢?于是我在谷歌里输入我大学的名字+学生证 补办,立马就找到了最新的补办流程以及相应的补办申请表,上面清清楚楚地写清楚了所有我需要的信息:是否需要登报?在哪里补办?材料交哪里?

你看,即使我也一直告诉我自己“以后遇到任何问题先动手去搜索一下”,但是我的记忆系统的特点决定了不是这样的。

生活中的问题就是生活中的问题,我们的大脑会第一时间会将我们之前解决生活问题的方式提取出来,而这样的方式优先级远高于一个更一般的策略——使用搜索引擎。

举个栗子,往往有读者来问我:学长,你这是用的什么软件呀? 能告诉我一下吗?

我一般就只回复一个关键词,然后紧接着又会问我一些很简单的问题,比如:这个软件在哪里下载呀?这个软件是不是付费的?这个软件好用吗?

我的心理活动是:你连百度都不会用?

不过当我读了《暗时间》之后,我突然理解这样的情况了。

我们在解决问题时,一般有两个思维步骤:

根据问题情境线索从记忆系统当中提取以往成功过的方案(沿袭类似情境下用过的可行方法),二是评估该方案是否已经能够解决当前问题了,如果能够,就中止记忆搜寻。

现在我们来模拟一下当时这位粉丝的心理活动:

学长肯定使用过,知道该怎么下载,那么我就直接问他好了(停止搜寻)。

当我们向别人提问时,我们已经肯定了这样一个事实(如果一个人详细说到了某件事情,他肯定知道其中的细节),在这样的思维方式下,我们就很容易沿袭原来的旧习惯,而不会把更好的方法用于解决这个问题。

因此即便你知道了自己搜索一下完全能够解决问题,但很有可能在解决的问题时,还是会下意识地求助别人。

那么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呢?

其实方法也很简单,但是做起来却很难。

多多反省自己平时解决问题的途径,将使用搜索引擎解决问题的优先级逐渐提高,这样在你遇到问题时,你就会知道先去互联网上寻找答案了。

这是一个需要刻意练习的过程:当你遇到问题时,先克服你大脑里去向别人提问的本能,想想自己能不能搜索到,当你逐渐发现原来我通过搜索能够得到更好的答案时,你就会越来越倾向于去通过搜索寻找答案。

大家平时学习工作生活之中也是同样的道理,不知道学校某个部分的电话,搜索官网自己去找找,基本上都能找到。不知道某位领导或者教授的联系方式?去翻翻他的社交账号,发表过的论文,一般都能找到对应的邮箱或者社交账号。

其实说到这里,如果你真的把主动搜索这一点刻在自己脑子里,其实后面的内容你都不需要认真阅读。

你会发现无论你以后遇到什么问题,揪住关键点,主动搜索信息,结合前面讲到的问题意识和角度去切入,发现新问题,再去主动搜索信息,这种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品质足以让你解决绝大部分你遇到的问题。

很多人缺的,未必是搜索信息的能力,而是搜索信息的意识。

我们习惯了相信别人,吸收别人告诉我们的结论,但却很少去反思、质问、对比、整合。

参考与致谢

  • 《暗时间》刘未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