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问题源自哪里?
大家可以稍微回想一下,我们从小到大真的有认真学过该如何提问吗?
你可能会说:这还用学?有问题提出不就是了?只要找对方向就行。
可我们的问题往往不就是出在找对方向上吗?更何况,很多人连需要提问的意识都没有,自然就发现不了潜在的问题。
在第二章中,我分为以下四个部分,帮你清晰地认识到【问题意识】到底有多么重要,同时良好的【问题意识】形成也需要经过千锤百炼。
- 到底什么是问题?
在这个部分,我会结合《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技巧》和《如何解决问题》两本书中对于问题的分类,从两个维度分析我们会遇到的问题。
- 好的问题意识源自哪里?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我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一个小时,那么我一定会花55分钟在提出正确的问题上。
虽然这是一句可能老掉牙的名言,但却揭示了一个很常见的事实:我们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假”问题,而只有提出“真”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那么好的问题意识来自哪里?我想这个部分会告诉你答案。
- 我们提问的对象有哪些?
在这个部分,我将我们能够提问的对象分为四类:书、互联网、他人、自己
书和自己的方向我会略微提及,重点放在【互联网】和【他人】的板块。
向互联网提问的板块,我会用整整第三章的内容来解决这个问题。
向他人提问的板块,我会告诉怎么正确地向别人提问。
到底什么是问题呢?
你可能心里面会觉得:这算是一个什么问题?但弄清楚问题本来的定义对于我们解决问题而言至关重要。
那么有没有什么标准或者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对问题进行分类呢?答案当然是有的。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法》以及《学会如何解决问题》两本书,正好从不同的维度对问题进行了分类。
虽然下面讨论的分类可能有一些理论化和枯燥,但我觉得还是很有必要给大家说明问题的两种分类。
按目标分类
这也是我想大家最为熟悉的定义:问题即落差。
我在Wiki百科上找到的问题的关键要素也是如此:
期望。表明问题属于认知领域;问题不是独立存在的,必须要有抱有期望的主体存在,比如人,才会感受或者认识问题;关于问题和期望的关系有较多的争议,有人认为问题是独立于问题解决的主体存在的客观世界的一种表达形式,只不过能够被主体感知和表达出来而已。
现状。事态的目前的状态,包括主体的情况和问题客体的情况。
期望和现状之间的差异。包括:主体对上下文的理解和目标状态的理解程度的差异,以及客体和目标状态的差异以及如果期望和现状向符合,那么问题就失去存在的基础。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法》一书正好也从这个角度入手,把问题分为了三类:
重点说说【追求理想型】和【恢复原状型】:前者很容易理解,我们都希望进入更好的状态,它是发展性的,需要我们细致进行规划。比如说我想出国,去到国外的一个好大学。
后者也不难明白,如果我们目前的状态不如以前,我们就得想办法恢复之前的状态,它是修复性的。比如说这次成绩比上次考差了不少,我们就需要找到造成这种情况的根本原因。
两者的区别在于,前者是一直上升的过程,后者是先下降再上升的过程。
【防范潜在型】,这是相对于显在型问题而言的,是指现阶段尚未产生损害,但未来可能出现的问题。这就像是图中所示平地上有个虚幻的坑,我们得在它出现之前灭了它。
我们需要假设可能发生的不良状态,并从上而下的思考引发这一状态的诱因。或者从下而上从需要注意的个别因素入手,分析可能的不良状况。
由于这种问题类型,相对前两者来说发生情况很少。因为对于个人而言,我们很难维持一个既定的现状水平,总是会有脱离正常情况的时候发生,所以我们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前两种类型,也就是【追求理想型】和【恢复原状型】。
对于不同类型的动作,我们解决相关问题的套路也是不同的。
(1)对于追求理想型的问题,我们的关键问题是【怎么设立合理的目标】。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的新年flag总是立了又倒,倒了又立,因为大部分时候我们设立的都是宽泛而有模糊的目标,比如说我今年要减肥,我今年要考上好的大学。
由此衍生出来有许许多多帮助大家细致合理制定目标的模型,比如说SMART原则等等一系列思维模型,这里就不展开介绍了。
(2)对于恢复原状型的问题,我们的关键问题是【怎么分析对应的原因】。
为什么我这次会考差?到底是自己不够勤奋还是学习方法不行?是自己做题数量不够还是打心里不想考试?找到关键的原因之后再着手开始思考该怎么恢复原状。
但是你仔细想想,要是这真实世界能够被我们简简单单地归为这两类问题,未免也太过于简单了?
实际情况是,我们需要在生活中兼顾各方面的目标。比如说我们忙于工作和学习的过程中还要兼顾修复和家人或者恋人之间的亲密关系。
更为悲催的是,我们常常混淆两种问题类型而不自知。
我们以为拼命奋斗得到了足够金钱(追求理想的目标),就能够获得幸福,却不先分析一下到底什么是幸福。也许原来平平淡淡但却知足的生活,本就是一种幸福生活,我们却不自知。
因此,你会发现,很多时候即使我们按照这样简洁的三分法进行分类,我们也无从把握一些复杂的问题,至于为什么,这里先不展开,我们先来看一看第二种问题分类。
按结构分类
这个分类方法来自于《学习如何解决问题》这本略有些学术化的书籍。
作者将我们遇到的问题按照“模型与现实”的拟合程度分为了十种不同类型的问题。
它们有这样的十种类型:
运算问题
故事问题
规则应用/规则归纳问题
决策问题
故障排除问题
诊断问题
策略绩效问题
政策问题
设计问题
两难问题
你不需要理解这十种类型的问题,大概从故障排除问题那里开始,往上可以划分为【良构问题】,往下可以划分为【劣构问题】。
大致举两个例子帮助你理解这种分类的含义,你只需要明白从最开始的运算问题到最后的两难问题是一个由【良构】问题到【劣构】问题的转换即可。
运算问题是结构最清晰的问题。比如解一个方程,要素、关系、目标、条件和边界都是非常清楚,它有唯一解。
最简单的例子就是我们平时做的数学题。所有的条件都给你摆明了,只要你的基础知识和智商没有问题,你一定能够得出一个确定的答案。
两难问题是结构最模糊的问题,问题的要素、关系、目标的理解高度依赖具体情境下的主观评价,也就是几乎没有确定答案和标准答案。
比较著名的问题就是电车难题,无论选哪一个选项你会发现都能够有自己的解释。
然而我们的日常生活中,绝大部分实际的问题都是以劣构问题存在的,这也是为什么哪些只会做题的学生(善于解决良构问题)一进入到社会就无所适从。因为生活中的问题不再是非黑即白,也没有那么多标准答案。
因此,真正厉害的人为什么能解决问题?因为他们能够将一个个【劣构】问题拆解【良构】问题。
这也是为什么这么多心理学家、经济学家会对我们日常生活中出现的现象进行数学建模,目的就在于,将本身定义、条件等等因素不清晰的现象转换成一个个易于计算、容易评估的运算问题。
从这个分类角度,我们知道更加精确的对问题的分类方式,可是难道我们真的会在解决问题时去细细划分问题的类型吗?
肯定不会。
如果你去问一个牛人他是否会对问题进行分类,我想他会告诉你:我自然而然就想到办法解决了。
是的,正常人都不会在解决问题时如此刻意地对问题进行划分。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牛人背后一定是有着什么东西能够让他们如此快速地解决问题吧?
在上一小节中,我们讲到了两种问题的分类方式:按目标分类以及按结构分类。这两种常见的分类方式貌似并不能帮助我们应对复杂的问题,那么我们该怎么办呢?
解决问题的关键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如果我需要解决一个问题需要一个小时,那么我一定会花55分钟在提出正确的问题上。
虽然这是一句可能老掉牙的名言,但却揭示了一个很常见的事实:我们面临的问题,往往是“假”问题,而只有提出“真”问题才能最终解决问题。
无论是什么问题,如果我们要尝试去解决它,基本上都要经过四个步骤:明确目标、发现矛盾、制定方案、评估结果。
很多时候,我们往往执着于把精力大部分放在寻找解决方案上,殊不知其实【确认目标】才是最难的一步。
绝大部分人在解决问题上,都是没有正确的目标的。
也就是说,我们很多时候都在为一个“假”问题白费周章。
这个时候,你可能就要质疑我了:不对啊,明明我的目标这么清晰。
- 我今年要读50本书,平均每周一本,我都规划好了。
- 我今年知乎粉丝数要达到10w。
这些是目标吗?其实它们都不是【目标】,而是【指标】,准确地说是衡量你的【目标】是否达成的指标。
那么【目标】又是什么?它是让你能够实现这个指标的复杂系统,它可能包含各种各样的内容。
拿之前【我今年要读50本书】为例,如果是一个阅读高手,他的目标可能就会比你清晰得多。
比如说:8月份阅读针对认知心理学10本教材进行主题式阅读,查阅书籍后面的参考文献进行补充。中间穿插一些消遣类的悬疑小说,提前设计和购买好9月份需要的书籍。
比起你机械地一周读一本的计划来说,你发现上面的安排是不是直接完胜你自己的计划?
因为一本好书,可能你啃一个月都还意犹未尽,一本畅销书,可能你2-3个小时就能看完。
且不说你自己的阅读方法有没有学到位,就算学到位了,你也极有可能因为各种各样的事情打乱了自己一周读一本的计划,从而后面的计划也暂时搁置。
你看要完成【我今年要读50本书】这个【指标】,你真正的目标应该是什么?——去找到那个能达到指标的系统。
那么怎么才能解决问题呢?
就像我们解数学题一样,一步步推演,直到每一步都能够在我们现有的系统包含的范围之内,我们就能逐个攻破了。
比如,你今年要读50本书背后真正需要的是什么?可能是【任务管理能力】,可能是【阅读方法】,可能是【优质的读书社群】。
【任务管理】能够让你合理地安排自己读书的任务,【阅读方法】让你在面对难书时不会太过容易觉得枯燥,【读书社群】的存在则带给你环境上的助推。
紧接着你又可以对这些点进行进一步地拆分。
说到底,解决复杂问题的本质,其实就是我们把一个劣构问题,拆解成为了一系列目标清晰、知识明确、方便操作的良构问题。
这样一个看似目标不明确的“假问题”就被我们分解成了无数个“真问题”,然后被我们解决。
专家和普通人的区别恰恰就是在这里,在我们看来极其复杂的问题,对于他们来说就是基本功。
恰好应了《教父》里的这句话:在一秒钟内看到本质的人,和花半辈子也看不清一件事本质的人,自然是不一样的命运
看不见的「系统」
「系统」在这里是一个抽象的概念,只可意会不可言传。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我们个人的知识、能力以及经验的总和,但实际上更加复杂,我也只能以一个「系统」的抽象名词加以概括。
真正的牛人在思考一个问题时,往往能从大脑后台调用各种思维模型,从不同的角度发问,将一个“假”问题发散成一系列“真”问题。
这就预示了一个前提,如果你连背后的思维模型、知识、经验都不具备,你自然也不可能问出一个好的问题。 这也就意味着,哪怕你熟练掌握了在互联网上搜索信息的奇技淫巧,但是用在了解决“假”问题上,无论方法多么强大,它都不能帮你解决问题。
举个例子,你如果需要搞科研,知道各种各样的论文下载网站有用吗?肯定有用,但前提是你在搜索框里输入的关键词是你想要的。假如一开始的方向都不对,你知道那么多高级搜索技巧和论文查询网站也就丧失了原本的意义。
那这个玄而又玄的「系统」该怎么构建呢? 这个问题的答案就留给你自己去拆解了,每个人的需求和领域都不尽相同,我也没有办法给出具体的建议。它可能是你专业领域的基础知识,也可能是底层的分析问题能力。
专家之所以为专家,是因为他们能够解决我们无法解决甚至无法发现的问题。他们具备能够解决问题特定的知识和经验,把复杂的劣构问题拆解成一个个良构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你想要在今年赚到100w?你应该怎么做?
我想普通人(年薪远没有到100w的打工人)的思路可能是:买彩票中奖这样带有运气的措施。
但如果是一个商界老手,他自己有一套经营模式,一拿到问题就会开始思考:我现在有某某商品,卖出去一件能够赚100,也就是说我得卖10000件,每天不到30件即可。
接着可能他心里有会问:我要卖给谁?我现在公司又有哪些客户?为什么我能让客户买我的产品而不买别人的?别人有没有什么好的商业模式可以拿来分析?
“我要卖给谁”这个问题,在商界老手那里呈现下图的思路,在小白那里可能便会一筹莫展。
试想,如果你不对一些商业模型和销售常识熟悉,又怎么可能想到这些方面呢?没有这方面的问题,你又怎么能够进行细化,逐个攻破呢?
怎么建立【系统】?
是不是读到这里觉得【系统】二字是一个玄而又玄的概念?没错,它就是挺玄,我也没有这个能力把它说明白,你可以暂且把它理解成为经验和知识。
- 冰山模型
先介绍一个模型叫做【冰山模型】,它能回答一个很常见的现象:为什么就算我们学过类似的知识,经历过类似的事情,有人能很快速地解决问题,有人却不能?
因为很多人往往只重视顶层只占30%的知识与技能,却忽略了冰山下的70%的部分。
不过这里不再过多讲解,展开说实在太多了。着重说一个很重要的技巧:刻意练习。
- 刻意练习
这个概念我想大家应该都听过很多次了。我们都学过许许多多的思维模型和方法论,但是这些东西刚开始需要我们十分刻意地让问题与我们学到的知识产生联系。
这个过程是很别扭的,也需要经历时间磨练的。
比如说你接触的各种各样的阅读方法,我想绝大部分人都是刚开始略有兴致地尝试一下,等过一段时间就彻底忘记了方法的运用。
就像一般人正常读书怎么会每次看到一个标题和目录就开始在心里面提问呢?当然是拿着书,自然而然地从头读到尾就好了。
但这同样也是阅读方法书中告诉我们的高效方法:带着问题去找答案。
但一旦当我们熟悉了这样的模式,之前的刻意就会转换成近乎本能的反应,在读书时下意识地在心里提出问题,然后去书里寻找答案。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就必须养成将所学知识刻意地和对应的应用情境进行联结的习惯,否则就跟我们原来做数学题一样:明明我知道对应的解法,可我怎么就是想不到呢?
就跟在第三章里说的搜索意识一样,明明知道自己可以去搜索,可为什么一到实际问题上还是下意识地去问别人呢?
就像一句鸡汤说的那样:你必须竭尽全力才能显得毫不费力。我也想告诉你:你必须刚开始刻意才能做到做到之后近乎下意识的反应。
参考与致谢
- 《麦肯锡问题分析与解决法》
- 《学习如何解决问题》
- 汤质《认知大三元》系列课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