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定你关注的领域
之前有位读者朋友小开与我交流,她说:“我感觉我虽然记录了很多内容,但是很少能够在笔记之间建立联系。哪怕遵循了写卡片的原则,还是觉得无从下手,导致记录的内容仍然孤立地存在。”
我叫她打开笔记软件的目录结构给我瞧瞧,发现原因很简单:同时关注的领域数太庞杂了,很难集中精力真正入门某一领域。 心理学,哲学,学习,健身等等分类下只有寥寥几篇笔记,没有系统地进行主题式整理和学习。
我们往往天真地以为,跨学科建立知识间联系的感觉是很美妙的。殊不知,如果你是想要入门某一领域的小白,大量积累同一领域的知识卡片才更容易发现彼此之间的联系。 如果你硬要把物理学中的「熵增」联系到个人自律,把人工智能中的「梯度下降」联系到人生发展,在你没了解清楚背后的本质之前,极有可能错误挪用概念。最后你就成为了胡乱拼凑概念来显得自己高大上的缝合怪。
我给这位读者朋友的建议很简单:设定你关注的领域,至少系统地读过几本领域内的著作再切换到另一领域的学习中去。
我们拥有了「知识管理」的方法,并不代表我们能肆无忌惮地学习任何领域的知识。
我也曾经天真地以为有了良好的管理方法,我可以去学任何领域的知识,然后把它纳入到自己的数字花园里。
但是我们作为普通人,时间和精力有限,处理信息的能力更是有限。
我们的大脑能储存多少信息?认知科学家 Thomas Landauer 认为,按照我们学习和记住知识的速度,持续 70 年,我们能「积累」多少体量的知识呢?大约是1GB。
而1GB的知识有多少呢?截至2015年4月底,英文版的整个维基百科,图片和文字的信息量总和是49GB。
这只是整个英文维基百科而已,而且只是图片和文字的总和。它跟「全人类的知识」相比,简直可谓是微不足道。
我们的工作记忆也只有 4±2 个单位,能够并行处理的信息也很少。 举个例子,我们一般会把电话号码分成三个片段,每个片段不超过 4 个数字,这样才能比较好地记住这些信息。 一旦记忆数量超过自己的工作记忆容量,我们的记忆效率就会逐渐下降。
人类天生处理信息的劣势决定了我们只能把自己有限的心力聚焦在有限的领域上。
那么怎么来管理自己聚焦的领域呢?我总结了三个方面,分享给大家。
1.认清能力边界
认清自己擅长什么,不擅长什么,是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不要因为他人或者媒体的煽动,就去尝试自己能力边界之外的事情。虽说在风口上猪都能飞起来,但是等大众都知道了那个风口,基本上都是一片红海了。
举个例子:现在短视频这么火,但你作为一个在公众场合说话都结巴的人,你觉得你适合去尝试哪些需要你出境的视频创作吗?
总之,人贵有自知之明,不擅长的领域最好的方法是交给别人,把宝贵的时间精力投入到更适合自己的领域上。
你现在可以自己拿出一张纸,罗列出自己目前关注的领域,然后思考自己研究它们的意义,看看能不能给自己做减法。
以我自己为例:
- 专业:通信
- 科研
- 搜索能力
- 知识管理 & 学习方法
- 健身
上面几个板块是我目前投入精力最多的领域,也是于我而言最重要的领域。像我感兴趣的心理学,哲学,认知科学等领域,虽然我们深知其重要性,但无论哪一个领域,哪怕你想要堪堪入门,都需要投入大量时间精力。
2.聚焦自身需求
尽可能让自己关注的领域对长期目标的实现有所帮助。
举个例子,为什么我会消耗大量心力研究「知识管理」?一是因为自己对信息的组织和整理感兴趣,需要管理跨领域的知识。二是因为我做自媒体以来,输出积累了不少这方面内容,它能为我带来流量和打造个人 IP。
那么你一定需要现在去学习知识管理吗?不一定。如果你目前连工作上的事情都处理不好,面临被炒鱿鱼的风险,花时间去磨练工作上的技能远比你现在付费去学「知识管理」来的实在。
许多知识的二道贩子往往会大肆宣扬某一领域的重要性:Python不学你就落伍了;认知差是人与人的差距,xx认知提升课快报名;认识自己很重要,快去学xx心理学。
像心理学,哲学等等学科对我们重要吗?肯定重要。但你当下真的用的上这些知识吗?不一定。 你可能会质疑我,读个书为什么要这么功利?
我反问一句,你读书如果有十分功效,有几分用来安慰自己内心的焦虑?我们很多人只是假装自己的智识得不到满足。事实上呢?它可能只是你本身社会竞争力不足以及身份认同的缺失。 你我假装自己志存高远,轻实用重无用,想要一窥哲学背后的真理,人性背后的复杂,实际上呢?也许我们都是想利用它们取道捷径。
正确的做法是:直面你眼前的障碍和内心的欲望,诚实能够冲破一切虚伪。 是码农,就老老实实地去啃几本编程大部头;是产品经理,就认认真真地去学自己细分领域的专业书籍;是销售,就去看看所谓销售的“成功之道”。不论是好书还是坏书,至少你是真正地在读书,是真的在拿书里的知识去解决生活里的实际问题。
至于编程的本质,产品的本质,人性的本质,也许在你解决了自己目前眼前的「真问题」后,它们才会慢慢浮现。
3.不断调整「领域」
时代在变化,新知层出不穷,我们也需要保持终身学习的心态,根据自身的情况合理地调整关注的「领域」。
自己的阅历有限,这里我以少楠老师的经历作为例子。
从图上我们可以发现,他所关注的领域有着较大的变化,但是彼此之间都会有重合,不存在完全没有交叉的领域。背后的底层能力往往能够迁移进新的领域。
个人精力的分配也最好遵守二八法则,80% 的精力投入到目前关注的领域,剩下的 20% 去探索自己感兴趣的领域。
与此同时,我们所关注的「领域」最好也是彼此交叉,互相补充。这样在不断积累知识卡片,建立彼此之间联系的过程中,能够在不同领域之间建立起一张关系复杂的知识之网,形成自己独有的知识结构。
如果你不知道自己目前该选择哪一个领域,我也分享我自己的梳理过程,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落实到具体行动上,分享我从 L 先生写作课里学到的用户思维课后实践的案例,来思考自己未来自媒体专门经营的领域。
把他人想象成自己的用户,思考你作为一个个体能够提供的价值。 这不仅能够帮助你不断收获正反馈,更容易坚持下去,而且逐渐累积的影响力也能够让你获得足够丰富的报酬。
具体内容可以查看这张卡片概论:用户思维课后实践,里面的内容源自L先生写作课后实践。
另外,对于文章一开始小开提出的问题:找不到卡片之间的联系怎么办,其实还有另一个关键要素:记忆强度。
思考一下你平时建立笔记之间联系的场景:当你在写新的笔记或者复习时,脑海里突然有个念头,觉得可以和之前记录的某个概念联系起来。
那么上面的情况发生的前提是什么?你能记住对应的关键词,对自己记过的笔记至少有印象,对吧?
不过遗憾的是,如果我们不去刻意去安排复习自己记录的笔记,根据艾宾浩斯遗忘曲线(理论不靠谱,但是能够大概反馈我们遗忘的速度),一天之后约 75% 的内容就会被我们遗忘。
关于记忆强度问题的解决,可以参考如何实现无压式记录?
参考与致谢
- 汤质的茶馆 星球答疑内容
- L先生写作课 第一课
- [flomo 少楠老师7.15直播] (https://www.bilibili.com/video/BV1Vq4y1X7i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