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怎么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准备好了吗?我们现在要开始“我的世界”这个游戏了。之所以称之为游戏,是因为我希望大家能够发自内心地爱上构建知识体系,而非功利地把建立知识体系当成自己炫耀知识或者取道捷径的工具。

开始之前,请允许我先介绍一下“游戏规则”。

一、游戏规则

阅读建议:这部分的概念请当成查阅的手册,先粗略过一遍,不理解没关系。先去看之后的具体方法,遇到不懂的地方再回来看概念,加深理解。

如果了解过《我的世界》这款游戏的童鞋,应该都明白,你可以使用一些基础的材料在《我的世界》里搭建出任何你想要的建筑,就像这样。

我的世界》欧洲一年造城堡国风建筑半年造出复杂程度超十倍_ 我的世界Minecraft中国版官方网站——你想玩的,这里都有

那么你需要用的材料很简单,就是一个个简单的元素方块,通过巧妙的组合以及长时间的投入,你就能建造出令人叹为观止的建筑。我们搭建知识体系也是如此,刚开始积累简单的元素方块(卡片),然后利用它们来搭建自己的知识体系。

总结来说,我们通过卡片大法来记录平时生活中接触到的信息,利用INKP管理法(底层是框架思维以及IPO学习法)将具体的信息存储于我们的第二大脑,输出对应的内容进一步进行有序化,最后便能形成属于自己的数字花园。

这么说还不太直观,你可以戳这个链接,看我建造的数字花园。(注:严格意义上并不是,它只是我第二大脑里的部分内容,同时为了展示给大家我进行了调整,但相信大家能够看到数字花园的雏形)

ZihaoBlog (wiki-hao.xyz)

1.元素——卡片

我们可以把卡片理解为游戏【我的世界】里的万能材料。一张卡片可以是一块小小的砖块,它可以自由进行拼接,组装,建造出不同功能的房屋,甚至城市。

因为卡片本身足够小巧,所以需要的认知负荷降低,你可以不用担心平时搜集的资料或者信息碎片化不方便进行分类,直接当成一张卡片即可,需要的时候通过关键词搜索调用。

不同的材料之间还可以互相组合,关联性强的卡片之间可以拼接处成体系的建筑,完全不相干的卡片可以让人产生远距联想。比如你将倒可乐和瀑布联系起来,或许就能够建造出下面这样的建筑。

img

那么一张好的卡片特点有哪些?(可以对照下面的图片)

(1)可拼接

卡片因为小而美,好的卡片一次解决一个问题。它可以是一个既定的概念,也可以是收藏的金句,形式不限。因为小巧,所以才能自由和其他卡片之间进行自由组装拼接,形成大的主题。

(2)可复用

一张好的卡片就是一个完整的组块,可以用于不同板块的组装,同时也要确保别人来看也能够看得懂。因此,好的卡片一定要有自己的理解,在保留原始数据或者信息时,想象自己在给别人讲述这个概念。 其实这也是一种费曼学习法,不仅让自己能够更好地进行复用,一张卡片分享给别人也能够快速理解。比如下图中的卡片内容并不多,只有短短300字,因为足够小巧,所以在写文章时能够直接应用在正文里,无需大幅度修改。

(3)可溯源

好的卡片尊重原始的数据来源。

因为除了像爱因斯坦、牛顿这样真正的知识创造者,我们绝大部分人都只是知识的搬运工。记录下自己获取信息的来源,一是体现自己对于原作者的尊重,二是方便自己遗忘时能够快速找到原始的参考信息加以修正和补充。

下图中的Reference部分我都会保留内容的原始来源。这么做的好处在于,你不需要当一个复制黏贴怪,只需要在笔记里记录最精华的部分以及自己的思考。就算忘记了具体内容,也可以快速点开原链接进行复习。

当你积累了足够多的卡片,会发现利用卡片来写作也是乐趣无穷,20世纪最伟大的作业纳博科夫在接受采访时毫不演示自己对于卡片的热爱。

BBC:您怎样进行写作?您的创作方法是什么?

纳博科夫:我现在发现索引卡片真的是进行写作的绝佳纸张,我并不从开头写起,一章接一章地写到结尾。我只是对画面上的空白进行填充,完成我脑海中相当清晰的拼图玩具,这儿取出一块,那儿取出一块,拼出一角天空,再拼出山水景物,再拼出 —— 我不知道,也许是喝得醉醺醺的猎手。

包括你现在看到的这一系列文章,也是我用一张张已经积累的卡片拼接起来的。更多关于知识卡片的内容,可以参考这个汇总过后的索引界面[知识卡片](/实践篇/知识卡片)。

建议当你开始写卡片时,仔细去看看里面关于知识卡片创建的案例,先模仿,然后根据自己的使用习惯慢慢优化。但请你一定要牢记一点:坚持记录才是源头活水,缺少每天的记录,再巧妙的技巧也是无根之萍。

2.容器——第二大脑

在2018年IDC发布的最新版白皮书《Data Age 2025》中,对2025年全球数据量总和的预测高达175ZB,换句话说信息数据的增长是爆炸性的。

175ZB是什么概念呢?看看下面这张图。

IDC发布最新版《数据时代2025》白皮书,附Data Age 2025全文下载

而我们的大脑能储存多少信息?认知科学家 Thomas Landauer 认为,按照我们学习和记住知识的速度,持续 70年,我们能「积累」多少体量的知识呢?大约是1GB。

相比起来,我们能够记住的信息真的是沧海一粟。 因此,面对如此海量的信息,拥有一个第二大脑来储存它们的重要性就不言而喻了吧。

我们做一个形象的类比:人的大脑就像是 CPU,而第二大脑就像是内存,而外界的信息就像是硬盘。

  • CPU 擅长处理,但是能够储存的信息极其有限,它通过地址来找到储存在内存里的信息来进行高速处理。
  • 内存的容量远比 CPU 大,但是仍然有限,常见的笔记本电脑内存也就 8GB~16GB,相比于硬盘,内存的调取速度更快。这非常容易理解,相比于互联网上的陌生信息,你对于已经经过处理过的第二大脑里的信息更加熟悉,自然找到它们的速度就会更快。
  • 硬盘的容量又远比内存大,但是它的处理速度是最慢的。这就好比我们需要慢慢地从外界获取新的信息,然后经过自己的加工处理放进第二大脑里,不断更新里面的内容。

除此之外,还有一个建立第二大脑的理由:大脑是用来思考的,而不是用来记忆的。

人类大脑所遵循的准则是:能不用,则不用,该用脑时也不用。——大卫·赫尔,《科学与选择:生物进化与科学哲学论文集》, 2001

为什么我们说学习是反人性的?因为我们大脑本身就是认知吝啬鬼,如果你把大量的认知资源用于去记住某些精确的信息,那么一定会挤占用于思考的认知资源。

这也是为什么所有的商业大鳄都会利用任务管理软件或者请秘书来帮助自己安排日程,不然一大堆事情全部都记在你的脑子里,整个人都得乱套。

我们学习知识也是如此,通过建立第二大脑减轻自己的记忆负担,将认知资源更多地用于思考。

对于第二大脑软件的选择,其实并没有硬性的要求。但如果你想更好地应用文中讲到的方法,可以试试我自己在用的笔记软件obsidian,它的官方主页就体现了第二大脑的准则。

ob官网界面

我知道肯定会有不少读者纠结笔记软件的选择,我也把我的工具流和筛选标准点放在了这篇文章里,大家可以参考着选取适合自己的软件。 我的知识生产工具流

3.方法——INKP管理法

注:INKP管理法参考自L先生的《分享我的生活管理系统》

(1)Inbox(收集箱):存放一切值得进一步提炼和值得我跟踪或者关注的内容。 (2)Note(卡片):存放所有已经完善好的知识卡片。 (3)Knowledge(主题):存放相同主题下的卡片集合。 主题是卡片的集合,将零散的卡片汇总整理到一个主题下面,形成有序的结构。 (4)Project:一切值得输出的内容都可以归类到项目里。

我自己一般会把需要输出的文章当成一个项目,会把一些需要和别人协作完成的事情当成一个项目。总之Project通过输出的形式来对你Knowledge以及Note里面的信息进行一个系统的梳理。

这部分的详细内容可以参考[INKP管理法](/Mycards/INKP管理法这张卡片。

4.人物——你自己

开始搭建你的数字花园之前,你首先得明白这场游戏的主人公始终都是你自己,没有任何人能够代替你自己来完成。

与此同时,你所搭建的「数字花园」也一定具有你鲜明的个人风格。我希望你把这个过程看成是一场横贯一生的拼图游戏,你从世界里攫取不同的知识碎片,把它们拼起来形成自己的精神空间,直至形成一个独一无二的你。

希望你不仅仅把这座「数字花园」当成用来管理知识或者提升学习能力的工具,而是把它当成随你一起不断成长的精神挚友。他记录了你成长和思考的点点滴滴,在你忘却的时候能够随时警醒你。 img

二、开始游戏

Step1 Imagine——想象

试想一下,如果你现在要去玩“我的世界”,当你了解完了游戏规则,熟悉了基础操作之后,接下来应该干什么?

是不是开始想象你自己想要去建造什么样的建筑?

我们搭建知识体系也是如此,并不是一开始动手去建造。

搭建知识体系最重要的不是上来告诉你该怎么去搭建的具体方法,而是先对自己想要学习的内容有一个大致的预估。

你可以用你无与伦比的好奇心,在浩瀚的知识海洋里去探索去无穷无尽的未知世界,吸取精华,攫取材料,幻想你的知识世界的样子。

我个人建议以主题为单位去进行系统性地学习,并且你学习的内容最好能够马上在生活中能用上。

这么做也许显得有些功利,但是如果你本身并不是像心理学或者哲学这样专业的从业者或者学生,你会发现刚开始你很难把学到的理论知识应用到生活中去。

与之相反的是,像编程、时间管理等等具有实操性较强的领域,就算你照搬作者的方法,你也能够通过模仿和实践来加深自己的理解。

Step2 Design——设计

如果说第一步想象是自己思想的肆意延伸,那么第二步设计就是将想象的内容进一步进行落实,框定在一个可以实际操作的框架之中。

就像建筑设计师在设计一座建筑时,需要先有创意,再根据建筑本身的力学结构等等一系列客观因素来设计最后的图纸以及方案。

close up photo black Android smartphone

换句话说,设计的目的就是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量力而行。你不可能在没有学过大学物理的条件下,幻想自己能够成为一个物理学家。

这虽然是想象,但是无异于异想天开。

设计一份好的知识地图,才能够帮你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的。

想要抵达某个领域的珠穆朗玛峰没有捷径可走,所有人类知识顶峰的科学家、学者,他们都是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那么设计一份知识地图需要注意哪些要素呢?简单概括起来有以下三点:

(1)你的目的是什么

虽然我在一开始告诉了你搭建知识体系的好处,但是这不应该成为你去搭建知识体系的核心目的。

很多人搭建知识体系的目的很简单:因为没有知识体系,所以我要建立知识体系。

这样的目的只是泛泛而谈,只会让你最终造出来一个看起来像知识体系的框架。

学习编程把所有相关的课本分类整理好,然后看完一遍,是不是就形成知识体系了?

不不不,这样你永远都是在沿用别人总结好的知识体系,你顶多只是做了一个整合的工作而已。

我们搭建知识体系,进行知识管理的本质是为了更好地进行创造

就像你现在看到的博客,就是在我积累了大量关于知识管理以及学习主题的相关知识后总结出来的成果。当写完这一系列文章过后,我才能够很自信地对自己说:我终于有这方面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了!

不要为了学习而学习,不然你只会发现你学了一些技能、方法,可能刚开始觉得很有价值,但是总会觉得没有办法能够应用到实践中。

(2)了解基本常识

换句话说,你得有底子。

如果你对某个领域完全不了解,就别谈建立知识体系了,先去搜集一些信息,看看科普书籍再来跟我谈建立知识体系的事情。

如果说搭建知识体系的过程就是在我们的头脑里不断地搭积木的过程,那么前提是我们得有这些积木。

就拿这篇文章来说,我所需要的底层知识就是认知心理学里面关于人类记忆、编码以及存储的知识,这样我才能哪些方法是真正符合我们人类大脑的真正工作原理。

(3)大时间周期

搭建个人知识体系会是一个极其漫长的过程,需要以年为单位的积累。

毫不夸张的说,光是「坚持」二字就能够刷下 90% 以上的人。我知道肯定有一部分人有着「武林秘籍式」的心态——学会了搭建知识体系的方法便能让自己的学习能力蹭蹭蹭往上涨。

抱着这般心态的人往往会在坚持一段时间后半途而废——花费了大量时间研究方法和笔记软件却看不见学习能力的提升。

时间的玫瑰最终属于那些能够坚持下去的少数派,我希望你也是。 round black and white analog alarm clock

(4)锚定你的领域

之前有位读者朋友小开与我交流,她说:“我感觉我虽然记录了很多内容,但是很少能够在笔记之间建立联系。哪怕遵循了写卡片的原则,还是觉得无从下手,感觉记录的内容仍然孤立地存在。”

我叫她打开笔记软件的目录结构给我瞧瞧,发现原因很简单:同时关注的领域数太庞杂了,很难集中精力真正入门某一领域。 心理学,哲学,学习,健身等等分类下只有寥寥几篇笔记,没有系统地进行主题式整理和学习。

人的精力和时间都是极其有限的,不要沉迷于寻找跨学科知识之间的联系,建立联系最多的仍然是同领域的知识。

Step3 Build——建造

终于到了实践的步骤了,这一步我会把【卡片大法】+【INKP管理法】+【第二大脑】以及各种学习方法结合起来讲解。

我们先来看看这个最基本的DIKW模型。

建立知识体系的过程一定是按照下面的金字塔逐级提升的,在现实生活中,我们绝大部分人认为自己所具备的知识其实都处于【Data】以及【Information】阶段。

就像我们平时读书一样,可能你从字面意思上理解了书的意思,你就觉得你学到了知识。

我们从书里学习到的是一大堆【Data】和【Information】,但是它们如果你不经过大量的思考和加工,它们根本没有办法成为你的【Knowledge】以及【Wisdom】。

img

如果你读书仅仅停留在“看”的层面,那么你只是被动地在接受作者的观念、逻辑以及思维,并没有找到对自己真正有价值的内容。

咱们抛开那些畅销书不谈(信息密度相对较低),从难一些的教材入手,下面是我读过的《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一书节选的一段话:

巴德利认为我们有由中枢执行系统控制的发音回路和视觉空间画板,两者都是保持信息的系统,并且是工作记忆的一部分。

在这个句子中,你可能并不知道巴德利是谁,发音回路是什么,视觉空间画板又是什么,即使你非常认真地读完这句话,你也不会增加任何知识。

我们需要去弄明白这些术语背后的真正含义,在教材中找到对应的解释部分(Input),然后通过提炼、复述等等一系列加工方式(Process)来深化理解程度,最后通过写作、分享等方式进行输出。(Output)

好的学习方法一定是离不开IPO(Input-Process-Output)模型的流通,因为真正的知识都需要经过完整的IPO流程才能得到,否则永远都只会停留在信息和数据的层次,没办法成为你的知识财富。

你会发现接下来介绍的卡片和INKP管理法背后的底层逻辑都是 IPO 模型的流通,缺少其中的某一环都会造成下图所示的各种问题。 因此,整个系列文章也是注重于从三个维度去同时优化你的学习通路。

image.png

拿我自己举例,每当我觉得自己学习状态不佳时,我都会从IPO模型的三个维度去分析我存在的问题。

有时候是没有控制住输入信息的量:不停地浏览信息却又不加工和输出,越吸收信息越觉得心情烦躁。

有时候是缺少输出:积累的零散卡片太多,脑子一团浆糊。

三者的关系是乘法原理,而不是加法原理。换句话说,如果IPO三步分别是5分,最后你的总得分是125分。如果你的IPO分别对应着是2,9,4分,最后的总得分只有72分,哪怕你再怎么去提升你的加工(Process)方法,其余两个方面的短板注定你没有办法有质的飞跃。

(1)万能材料——知识卡片

卡片聚焦的是DIKW模型的前两层由数据到信息的处理。

关于知识卡片的更多内容,可以前往这个索引页查询更多的相关信息。知识卡片

比如针对上文提到的工作记忆理论,我就制作了这么一张卡片。我们来回忆一下前文讲到的卡片制作原则:

  • 可拼接:我可以把这张关于工作记忆的卡片和其他关于记忆的研究放在一块,组成一个关于【记忆】的研究话题。我也可以在【学习主题】里提到工作记忆理论,并且结合工作记忆的特点来辨别哪些学习方法是真的有效的。
  • 可复用:这张卡片可以在我写作不同的话题时作为举例出现。我也可以在写介绍工作记忆的文章时把这张卡片里的内容直接放进来。
  • 可溯源:卡片上清楚地记录着参考来源为《认知心理学及其启示》P165,。就算以后我可能想要更加细致地了解,我也能非常快速地找到原始参考出处。

接下来再来看看,我为了做到 IPO 模型的流通又干了什么?

  • Input:参考的是权威的教材资料,确保输入是高质量信息,而非是网络上没有明确参考来源的信息。
  • Process:一般来说,教材上的知识点为了显得权威,并不会会有很通俗的解释,并且教材上的图片相对来说是黑白的比较老旧,于是我用搜索引擎去找了更加清晰的图片放在这张卡片里(为了截图能看到全部卡片内容就没有显示)。
  • Output:最后一段我用自己的话来描述了我们平时生活中用到【语音回路】的现象。

经过上述流程之后,才算是真的制作了一张好的卡片,将从书中看到的【巴德利工作记忆理论】真正变成了【知识点】。

注意!这里只是知识点,还不能真正成为知识。因为知识是组织化后的信息,这里只是一个点,一张单独的小卡片。

如果我们想要以点成面,需要的是什么?线!换句话说就是要将知识点之间彼此建立联系,构成庞大的知识网络。

就像下面我自己的第二大脑(Obsidian)一样,比如一个知识管理的主题就能够很多卡片建立起联系,形成了一个面。

更多的卡片案例和形式请参考知识卡片实践案例

(2)信息流动——INKP管理法

注:该部分的内容相对来说个性化更强一些,大家参考即可,体会方法背后的底层逻辑——IPO模型。

还记得之前关于INKP管理法的介绍吗?(不记得的话一定要回去瞅瞅)其实还缺少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版块——【每日记录】。

我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一直坚持下来的每日记录是我能够用来追溯自己进步过程和不断调整的秘密武器。

我很建议大家每天按照模板来进行复盘的。因为一旦我们把这个过程标准化,所需要消耗的大脑资源就会更少,记录对于我们来说压力也就会更小。

你不用思考看到的金句归类到哪个笔记软件里,直接扔进每日记录就好;你不用担心自己没人可以吐槽,你可以把你今天遇到的郁闷事儿统统写进每日记录;你也可以用来记录生活的点滴美好,自行设置一些记得记录的板块。

我一般会把一些有意思的想法,需要我去关注的信息,今天出现的问题都放在每日记录里。

每过一周,一个月,甚至一年来进行一个复盘,像下图一样层层递进,积攒下来会是特别珍贵的财富。

复盘的升维过程

当你站在年末来回顾你一年的经历时,你再也不用绞尽脑汁思考你这一年都做过哪些重要的大事,遇见过哪些重要的人,你完全可以打开每一次月复盘,这样你一年中做过的大事儿一目了然。

当你有了每日记录之后,整个信息流动的体系才能够算是完整,我们重新把目光聚焦到INKP管理法上。

image-20220220123512588

Inbox里的内容一般来说可以是每日记录里一些很不错的idea的提炼。比如我一般会及时地把一些灵感记录在每日记录里,然后等我复盘时,我就把我需要进一步补充或者完善的idea移动到Inbox里。

这样当我不知道写什么话题时,我就可以立马打开我的Inbox,随意挑一个我感兴趣的idea来搜集资料,进行写作。

Note其实就是各种卡片的统称,它就像你的积木库一样,你可以从中选出任何你想要的形状来搭建你的数字花园。

Knowledge作为主题就要划重点了!这里给大家提供两种用来搭建主题的方法。

1.自上而下

自上而下的搭建方法适合已经成体系的课程,书籍,需要先建立大的框架,再填充知识点。

比如说你在学校里成体系的学科,那么大的框架体系就是教材的目录,因为这样的框架已经经过很多学科大牛验证过,是基本上真实可靠的,所以你刚开始就可以先照着目录去搭建一个大框架。

但对于像学习方法这样的主题,就不适合自上而下的方法。因为不同的学习方法都是每个人的经验方法论,你可能在知乎上看到了很多学习大V介绍自己的学习方法,但是在你还没有一个完整的关于学习的知识体系时,并没有办法分辨究竟谁对谁错,那么一个较好的方式便是自下而上。

2.自下而上

自下而上的搭建方法则恰好相反,需要先积累知识点,然后自己总结出大的框架,适合个人化、高度交叉的主题。

举个例子,当我想要搭建知识管理的主题时,我发现一个特别严重的问题:知识管理这项技能太过于个性化并且跨越众多学科。因为每个人需要学习的知识不同,搭建的知识体系也千差万别,如果仅仅只关注于一本书、一套课程,难免会得出过于个人化的方法。

那能怎么办?找到市面上绝大部分跟知识管理相关的文章、书籍以及课程,学习关于大脑工作的底层原理辅助辨别,一点点啃呗~

我先针对有目前自己现掌握的关于知识管理的高质量文章和书籍,进行一个精读,梳理总结出一张张卡片,比如说INKP管理法,卡片的制作方法。当时我清楚地知道这些内容之后都会成为我知识管理主题下的一部分,只是暂时我并不知道这些卡片应该通过什么样的方式进行组装。

那我就可以利用经典的认知三层模型(本质就是黄金圈法则)来进行对我收集到的跟知识管理相关的卡片进行一个分类。接着我通过输出文章的方式来强迫自己梳理不同卡片之间的联系,提炼框架,最后得到了目前整理出的框架。 具体内容可以参考知识管理这页主题笔记。这一页的内容很杂乱,大家大致感受整体的框架即可,看不太明白也没关系。

当然现在还有很多不完善的地方,但是比起刚开始零碎和稀疏的内容(当时忘记截图了,可以对比看看我在整理健身主题时的页面) 已经好太多了。

比如说INKP管理法和卡片大法都应该归类到应用层,它们都是具体的实践办法。IPO模型、DIKW模型应该归类到结构层,这些都是更底层的原理。

原理层部分更多涉及我们大脑的工作规律,包括记忆的本质,必要难度理论,工作记忆,这部分内容是我直接从我的【学习主题】中拎过来的,能够让我区分哪些方法是符合科学规律的。

如果说自上而下的方法是事先给你一块完整的拼图图片,你只用照着图片去找对应的碎片进行拼接,那么自下而上的方法就是什么都不给你,你需要不断地去知识海洋里找到一块块知识碎片,当你积累足够多了,自然就能通过已有的信息感知到一个主题的全貌。

总结一下,自上而下的方式简单易行,适用于你去阅读已有的书籍、教材,进行整理,但缺点是很多人容易直接照搬作者的原有框架而没有融入自己的思考。

自下而上的方式则困难重重,因为你得在未知中探索,你不知道哪些拼图碎片是你需要的,只能一点点儿积累,最后从中挑选出适合自己的搭建起一个属于自己的主题。

Project存在的目的是进行输出。无论是一篇文章的写作,还是在学校和别人合作的项目,抑或是我自己制作的搜索力学院课程,我都会把它们归类到Project里来进行相关的产出。

总之就是一切需要我动手去实践,去和别人协作的内容我都会放到Project里。

平时最多的项目就是知乎文章或者公号文章的写作,简单介绍一下我的写作流程:

我会在Project里新建一页笔记,参考Inbox或者每日记录里的idea,从我的Note和Knowledge里面调取材料,需要更多的信息我就动手去搜索。

这样的写作方法叫做“卡片写作法”。其实卡片式写作并不仅仅适用于文章,它可以用于任何需要你输出文字的材料——实验报告、论文、计划书都可以。

你可以在做实验时记录一张卡片,写论文时对你肯定会写进去的片段记录一张卡片,在最后输出的过程中,你只需要思考将这些内容拼接起来即可,而不是像往常新建一页空白的 Word 文档,冥思苦想该怎么下笔。

对于需要和别人协作的项目我又怎么记录的呢?

我会把一切和项目相关的材料记录关联进一页笔记里,当我需要搜集信息时,我可以快速打开这一页笔记,然后迅速找到我需要的材料。

比如说我把课程参考材料、作业解析以及每天学员的表现都记录在了对应的卡片下,最后当训练营结束我来复盘整个过程时,这些都是极其宝贵的材料。

最后,我们用一个生动形象的类比来澄清 INKP 管理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Inbox就像是快递的中转处理站,它的职责是负责接收外界递来的快递,然后将它们进行包装和加工,分发到更大的集装箱里。Note就是这一个又一个集装箱,它们零碎的快递收集装起来。Knowledge就是更大的仓库,负责存储这些集装箱,可能是按照输送的地区分类,输送地区就对应相关的主题。

Project就相当于工厂。假如一个汽车工厂订购了很多零件准备组装汽车,它就需要从自己的仓库(Note)或者集装箱(Knowledge)里抽调各种各样的零件,最后打造出我们看到的汽车。

Step4 Update——更新

我们用的手机会不停更新换代,知识体系也是如此。

我们经常觉得自己父母这一辈思维比较固化和迂腐,不愿意去接受新的观点,这恰恰是因为他们没有去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因为一个人的知识体系很大程度上也影响了他的思维体系以及价值体系。

举个栗子:你觉得近视的原因究竟是什么呢?

我相信大家普遍的观念是【用眼过度】。比如说看书时间不要过长,要保持和书本的距离等等。

但是科学家做了大量的实验发现,近视其实和用眼过度没有任何直接的关系,而是很大程度上收到遗传的影响。另外充足的光照也可以预防近视的发生。

如果你这时告诉你父母这一事实,我想你一定会被批判得体无完肤:呵,不过是你想出来去打游戏的借口而已。

其实小到生活常识,大到我们对于人生意义的追寻,我们的知识体系都扮演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这光怪陆离的世界信息纷繁复杂,我们该一个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我们接收的信息呢?

开放且理性。

(1)相信自己所接受的信息,对于没有办法确定性地判别真伪的信息,先把它们内化进自己的知识体系。

一开始我们得选择相信,特别是遇到那些颠覆你原有认知的观点、信念、方法,先不要先入为主地认为它们是错的,尝试着先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2)质疑自己原有的与之相关的知识和自己接收的信息

举个栗子:我以前认为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正确的,但是等到我接触到了自我决定论,我第一次对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产生了怀疑。

我应该去做的就是同时怀疑两个理论的正确性,然后去验证真伪。最后我发现马斯洛需求理论的底层逻辑是错误的。(详见马斯洛需求层次vs自我决定论

人生并不像马斯洛需求层次论一样,在玩一个爬梯子游戏,先通过乏味的工作获得物质满足,幸福与快乐就会接踵而来。

你会发现无论是如今愿意献身扶贫工作,甚至献出自己生命的黄文秀,还是过去那些为了国家,受到迫害牺牲的革命烈士,你会发现他们并不是先满足自己最底层的需求,而是一开始就把目标放到了最高层的自我实现需求上。

进一步你就可以推翻自己原有掌握的马斯洛理论,选择更为科学的自我决定论。

(3)广泛接触新的信息,并让它们互相融合修补。

(4)形成自己的框架,并且容纳其他不一致的观点、方法的存在。

不过由于部分方法是我自己的经验浓缩,并不一定绝对正确。

那么你是不是现在就可以利用我刚刚讲到的步骤,先相信我讲的方法,尝试之后进行质疑,看看哪些适合你自己,进行修补和融合,最后形成自己特有的搭建知识体系的方法呢?

white and orange open LED signage turned on

最后,还是想强调的是,方法是其次,坚持才是核心。如果是刚刚入门的小白,我建议你的掌握顺序如下,然后慢慢去优化:

  • 学会基本的卡片方法:写作原则,三要素等等。
  • 熟悉笔记软件的基本操作。以 ob 为例,其实只要学会 Markdown 语法,就能使用了,至于其他的高级插件,快捷键,留到之后慢慢去学习即可。
  • 选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领域去积累卡片。参考好的卡片案例或者直接询问懂这方面的人给你反馈。
  • 积累一定数量后,尝试利用你的卡片去整理出主题,输出文章。

慢慢走上正轨之后,剩下的就交给时间慢慢酝酿了。

最后,愿你能真正发现学习之美,享受建立知识体系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