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2020年复盘

2020对我来说,真的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时间节点,也可以说是我们真正思想蜕变的一年。我能够想象,也许再过10年后回过头来看,这一年依旧会是廿廿不忘。

我想用六个关键词来概括我的2020年:尝试 思考 读写 平衡 爱情

尝试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陆游

2020年,于我而言是不停尝试的一年。我今年大三,话说这些“尝试”的过程本应该放在大一、大二,却拖到了大三。有时候会觉得后悔,为什么自己在大一大二没有早点明白这些道理,有时候又突然看开了,大一、大二又何尝不是在尝试?只不过自己大一大二尝试的东西大多停留在学校的层次,没有向更高更广的层次扩展,现在想来那也是必不可少的经历,也是青春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一直都不是一个目标清晰的人,或者说是有点贪心的人。我知道很多人告诉我,做事应该耐得住寂寞,不如把一件事情先做到极致,再谈其他事情。因为历史上的各种人物像我们证明了专注于一件事情的力量。 不过曾经在《优秀的绵羊》书中看到这么一句话,给了我信心。

大学教育的本意是提供机会给年轻人去尝试和探索,让其发现新的角度来观察这个世界,并在这个过程中发现自己内在的新的能力。

如今内卷化日益严重的大学里,我发现大家的“安全感”越来越弱了,越来越担心自己不“成功”。内卷日益严重的大学下,我们绝大部分人都不想失去机会,害怕自己将来会不成功。哪怕仅仅只是期末考差了这样短暂的失败,也会影响到我们对于自己价值的肯定。 我曾经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985高效的头衔是不是真的让我变得束手束脚,不敢真正去尝试自己喜欢的事情? 可能是,可能不是,这确实是一个我没法回答的问题。 不过所幸在2020年,我去尝试了很多东西,也让我获得了撕裂般的成长。 简要回顾一下我2020年的大事记。 (1)2020.1-3:托着受伤的身体,一个人前往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交流学习,中途因为疫情匆匆回国,还是有点遗憾。 从小到大就出过一次国(还是越南)的我,一直很想去国外看看。我自己很好奇生活在世界另外一端的人,他们的大学是怎么样的,日常的生活是怎么样的。一群和你肤色不同,来自全国各地的学生在同一所大学一起学习,一起生活,我又是第一次来到美国,来到完全陌生的环境。那种感觉就像新出生的宝宝,睁开眼,好奇打量着这个世界。 认识了很多有趣的人,感受了完全不同的课堂氛围,吃了在国内吃不到的美食,做了很多自己不会在国内动手做的菜,真正和国外的小伙伴通过英语交流...... 如果说2020年有哪段经历让我非常难忘,那么一定是去美国交流的这段时光~ ![[旧金山中心的照片.png]] ![[Berkeley 狗.jpg]] (2)2020.4-5

  1. 这段时间应该是我疯狂学习的两个月,同时上着国内和国外的网课,凌晨四点半起来上国外大学的网课,真的是一段痛苦但难忘的时间。
  2. 拿到了自己论文的专利授权,虽然只是一纸证书,但是也还算是小有成就感,毕竟在科研学术上的尝试过程小有成就。 (3)2020.6-8
  3. 闷在家里写知乎,7月份更新了有12篇知乎回答,每篇至少2000字。
  4. 尝试办自己的读书社群,虽然最后的效果令我很不满意,但是为我自己今后打理社群积累了很多经验。同时通过办读书社群倒逼自己不停地在家里读书。
  5. 研究L先生的文章,把从先生文章里学到的知识一点点地运用到我自己的生活中,养成了记录的好习惯。![[Notion每日记录截图.png]]

(4)2020.9-10

  1. 尝试进一步扩大自己的阅读范围,看李笑来,万维钢等大牛的书籍。
  2. 尝试设计自己的高效搜索课程,查阅了大量的相关资料。

(5)2020.11

  1. 参加L先生的智识营+蓝哥的求职课,收获颇丰。
  2. 写了一篇我自己很满意的6k字长文,对自己的想法进行了一个深刻的剖析。[[读研,出国,工作,我是如何思考这三个方向的?]]
  3. 人生第一次真正给别人直播上课。
  4. 受伤一年之后,终于能够再次参加街舞社的排舞。
  5. 在对各种软件的使用上更进一步,进一步在生活中实践在智识营中学到的知识。 (6)2020.12
  6. 参与极化码小组的写书任务。
  7. 完成搜索课程一半的录制任务。
  8. 申请CVTE实习,准备在线笔试。

读写

信息汪洋,泛舟朔流,取一瓢饮酣畅淋漓。

一年前的我还是一个爱动的少年,根本没有那个闲心坐下来安安静静地看会儿书,更别提写作了。不过去年11月份的一次意外极大地改变了我的生活方式。 2019年11月,我参加院运会的跳远项目,沙坑没有松土,跳下去是一个打滑直接导致我的右膝十字韧带断裂。做完手术后,医生告诉我说:想要恢复原来的状态,至少得一年的休养。 记得那时真的郁闷极了,从一个喜欢跳舞和打球的孩子突然变成不能剧烈运动的半残疾人,落差可想而知,生活仿佛少了很多乐趣,多了许多可以荒废的时间。 抱着总得给自己找点事情做的心态,我决定去试试新媒体。 自从我接触新媒体后,在知乎输出文字是,发现自己的文字功底和底蕴确实差劲,不得不倒逼自己大量去读书。 先来说说阅读。 其实直到五月份,我都不算是一个爱读书的人,截止到5月,可能看过的书籍也就一只手能数的过来。 先是因为理财,读了四五本跟投资相关的书籍,慢慢因为L先生的文章和知乎的影响过渡到认知板块。但大多读的是易懂的畅销书,更接近本质的认知类书籍还没能力读下去。 之后深感自己读书方法欠缺,研究L先生的读书方法以及两本关于读书方法的书籍后,逐渐在阅读方法上步入正轨,让我能够更多地吸收书中的精华知识。 学校开学之后,杂事繁多,不过仍旧保持每月两本以上书籍的阅读。在阅读非虚构类书籍中,穿插一些虚构类书籍作为消遣。 全年读过的深度好文若干,可惜之前没学会知识管理遗漏了不少重要信息。 下图是我用Notion搭建的读书清单,只展示了部分。(虚构类的书籍读的很少,基本上是以知识性的为主)。 ![[Notion读书清单.png]] 在逐渐读书的过程中,我越发觉得越是深入知识海洋,越觉得自己的愚昧无知。 想起苏格拉底说过的一句话: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可能起初读了一些书之后,我觉得自己比别人懂得多多了,甚至一度有点沾沾自喜。可当我接触越来越多厉害的人以及他们的思想,在感叹他们知识广博的同时,也觉得自己当初的想法很可笑。 回过头来想,其实我倒觉得那次意外的受伤可能还为我打开了另外一扇窗,让我得以感受知识海洋的浩瀚无穷,保持敬畏和谦逊的同时又真正从心底激发起了学习的渴望。 再来说说写作。 全年从6月份开始,真正在知乎和自己的公众号上输出内容。

  1. 抛开重复输出的内容,在知乎是至少认真回答了50个问题,平均每篇2k字+,输出超过10W字。
  2. 筹划自己的读书训练营,写文稿18篇,平均每篇2k+,输出至少4W字。
  3. 计划自己的搜索力训练营,完成课程的逐字稿9篇,平均每篇3k+,输出超3w字。 ![[读书训练营+搜索力课程文稿.png]]
  4. 每日记录+复盘笔记+课程学习笔记+读书笔记+优质文章笔记等等整理若干字,懒得统计了,随意填一个11月的记录字数显摆一下。 ![[每日记录字数举例.png]] 写了半年文字,没有写过一篇追热点和时事的文章,也没有刻意去煽动大家的焦虑,也不写知乎上那些没有营养的列点式回答。在公众号上发表的原创文章,篇篇我相信都是有生命力的,哪怕你过个几个月重新来读依然会有收获。 写作半年来,一直在倒逼自己输入,同时又给自己的心灵留下了一方天地。 回过头来看看,我只用半年时间就完成了上面这些事情,一方面惊叹自己于自己的成长迅速,另一方面又焦虑自己还要学习的内容还有很多。 心里有着些许憧憬:当2021年过去了,我又能达到怎样的高度呢? 我自己猜不到天花板在哪里,因为自己的如今的想象力还不足以想象我自己的未来。

思考

一个人之所以有意思,是因为他大量阅读,习惯思考,放慢脚步,投入深度对话,并为自己创建了一个丰满的内心世界。

曾经收到过一位粉丝的私信,自己也没想到,原来我真的成为了别人眼中“有趣”的人。 ![[粉丝评价.png]] 因为可能在大部分人看来,一个每天没课的时候基本上都呆在教室或者图书馆的人,不喜欢出去聚餐,基本上不出去玩,能有多“有趣”呢? 大家应该能够感受到这两种不同的【有趣】之间的区别。一种是内在且不易达成的,你会觉得跟这样的说话就会有刷新你认知的感觉,另一种是外化且容易拥有的,因为我如果想出去聚餐,去打游戏完全可以毫不费力地做到。 如果你想成为前一类有趣的人,那么独立思考能力就是你必须去培养的能力。 其实我认为独立思考的第一步就是先意识到我们的思考并不是独立的,因为我们的信念、想法甚至人格都是由你周围的信息渠道决定的。这其实就是一种信息茧房。 我们都说大学是一座理想中的象牙塔,但是这象牙塔同样有其两面性。 一方面正如之前提到的信息茧房,大学本身也是一个信息茧房。举个我自己的栗子:像我自己的学校学术氛围很浓厚,整天告诉我们你的理想就是要献身科研,潜心搞学术,且不说针对每个不同的个体是不是都适合科研,单单这样哺喂给我们思想以及帮你设计梦想的“二手生活”在我看来也是荒谬的。 因此,我鼓励大家在大学里不仅要接触学校内的牛人,而且要去接触那些真正脱离了学校层面的牛人,这样你才能更加清楚真实世界中的游戏规则,比如你会知道大学里很多学的专业知识基本上都是用不到的,而培养的学习能力才是最重要的,学历并不是唯一决定你找工作的因素,实习经历甚至更重要。 另一方面大学也因为它的非真实性给我们提供了真正思考的机会:远离社会,暂时摆脱来自家庭影响和职业规划的束缚,站在远处以纯净并批判的眼光审视整个世界。 因此在2020年的后半年,我思考了非常多关于大学以及自我的问题。

  • 究竟什么是大学的意义?
  • 什么才是好的教育?
  • 大学四年我该追求的究竟是什么?
  • 我该成为什么样的人以及我想成为什么样的人?
  • ...... 当然在知识性的问题上(这里并不是关乎学校科目,我觉得单单思考那些问题缺少了乐趣),我思考的时间也不少。
  • 学习的本质是什么?
  • 该怎么做好知识管理?
  • 怎么才能更高效率地做事?
  • ...... 也许这些问题的答案我仍旧在寻找之中,但是这些问题让我的大脑每天都像一部思考机器告诉运转着。 其实大脑非常容易习惯一种既定的模式:你经常不动脑,沉溺于抖音、综艺以及游戏等等快餐娱乐方式之中,大脑就会习惯不动脑的感觉。你经常动脑去思考一些更为宏观的问题,大脑也会反过来去抗拒不动脑这件事情,你就会发现原来思考是这么一件有趣的事情。 特别是当你想通了某件事情,某道题,头脑中的不同领域的知识碰撞出火花以及宝贵的灵感,你会告诉自己“啊哈,原来是这样”。 一个人能比其他人看问题更透彻,离不开这样每时每刻都思考的习惯。

平衡

所谓人生,不过是在各种力量拉扯之下竭力维持平衡走出的轨迹。

2020年我一直在追求一个更加平衡的状态。可能是自己太贪心了,貌似什么都想要,如果不做好平衡,可能什么都做不好。

低价值与高价值

我们每个人都会有不得不做的事情,我也不例外。 可能对于我自己来说,那些低价值的事情基本上都是学校强制要求的活动,没有意义的水课等等。 2020年经历了一个比较神奇的转变。 年初时,其实还没有对于事情的高低价值有区分。过了半年,自己又会对时间浪费在低价值上的事情感到焦虑,有深深的负罪感。再到现在学会去发现看似低价值的事情中高价值的部分,加入自己的思考和方法论。 比如我过去对学习一些除了应付考试,考完就忘的水课毫无兴趣。学这些知识除了应付考试以外,我实在想不出其他的作用。 但现在我会尝试去搜索某本教材末尾参考文献的英文教材资源,再去YouTube上找到对应的英语教程,顺便检验一下国内教材是不是抄了个四不像。 这确实在一定程度治好了每次我去上这些水课的焦虑。 我在这篇文章提到了很重要的一点:学会自我谅解,你才会拥有更多改变的勇气。 持续做高价值的事情,尽可能避免低价值的事情,即使避免不了也不必焦虑,因为那些平淡无奇的琐事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既来之,则安之。

输入与输出

怎么才能更快地成长?其实离不开三个词:学习,思考,实践,分别对应输入,加工,输出三个步骤。 在2020年我自己对于输入与输出的平衡其实是比较随意且佛系的。 不过我自己算是真切的感受到了以输出倒逼输入的好处:

  1. 2020.6-7 参加知乎实战营不断输出文章的同时,读了大量的书籍以及别人的优秀文章。
  2. 2020.8 组建读书训练营,我也不知道我当时哪里来的勇气,明明才读了这么点书就敢出来班门弄斧了。不过也感谢那一个月的时间,不仅强迫我不停输出优质内容,也倒逼我去读了更多的书。
  3. 还有许多我就不列举了,不然这篇文章就太长了。 最后总结一下:以输出倒逼输入,进一步用输入来提高输出的质量。 2021年,我会更加好好思考下面两个问题:
  • 我要学习什么?(比如编程,视频剪辑,更多好书等等)这一年下来我对于自我以及世界的认知又会有怎样的改变? 其实这是我很想知道的答案。
  • 我又需要输出什么? (比如寒假我会办的搜索力训练营,可能进一步会有关于电脑技巧的训练营推出。或者我在学业上又可以取得什么样的成就呢?)这些都是我可以去思考的问题。

自我与他人

人作为社会性动物,不可能跟外界断绝联系。 这就意味我们在生活中都会或多或少受到外界信息和他人的影响。 其实在这两篇文章中我已经把关于自我和他人的思考说的很明白了。 一篇讲关于大学生可能会深陷的观念旋涡。 一篇讲我自我剖析的心路历程。 每篇都超过6k字,所以想看的小伙伴做好心理准备hh。 这里特别说一下对我影响比较大的人:

  • L先生:看先生的文章真的让我学到了特别特别多的东西,看多了他的文章(全是长文)都觉得那些成长类的公众号大多千篇一律,并且篇幅太短没有讲清楚一个问题。(自己写文章不知不觉也写的啰嗦了)。
  • 宇哥:新媒体的这条路仔细想想还是受到了宇哥的影响,刚开始也收获了宇哥不小的帮助。当看到他越做越好,自己默默也有股劲儿——我也不能差呀。自己本来是个挺佛系的人,时时刻刻被宇哥这样有能量的人激励,真的很幸运。
  • 阳老:这是我在12月才发现的一个特别佩服的人,我从未见过一个人能够有如此博学。他的文章不仅气定,而且文美,没有一定的积累可能都读不懂他的文章。但是真正读懂了又会觉得其中暗藏着大智慧。(其实写这个年末总结也是受到了阳老文章的启发)
  • 小仙女儿:最可爱且最重要的猪猪放到最后讲。我觉得小仙女儿带给我的可能真的才是最重要的——让我在理性与追求效率之外能够慢下来去体会一下生活的仪式感,并且保留一份在彼此面前才会展现的幼稚。

分别用关键词概括一下上面提到的每个人带给我的影响: L先生:理性,思维,效率 宇哥:毅力,执行力,野心 阳老:淡然,创造,认知 小仙女儿:天真,快乐,爱情

当然还要值得感谢和感恩的人还有很多,像一直默默支持我的父母,帮助和支持我的小伙伴。 我没有列在上面并不代表不重要,只是上面的四个人正好从不同的维度弥补了我各方面的缺陷,让我自己的自我意识在不同人的思想的拉扯下能够朝着我想要的方向发展,不至于盲目地随波逐流,也不至于偏向某个极端,自以为是。

爱情

我喜欢你,就像乌鸦像写字台,不合常理也没有道理。

等到最后我要开始撒狗粮了hh。 上面这句话还是从买的鲸语饼干里开出来的,是爱丽丝梦游仙境里疯帽子对爱丽丝说过的一句话。 ![[疯帽子对爱丽丝说.png]] 2020年1月我俩还不熟,紧接着我又去了美国交流学习。当初本以为要凉凉了,结果没想到我俩硬是克服8个小时的时差,基本上每天都在打电话,现在回想起来还真是一件神奇的事情。 PS:我十分清楚的记得租的房子隔音不太行,打个电话每次都会被隔壁小姐姐吐槽。 回国之后,我俩终于从异国恋变成了异地恋,熬着熬着,到了暑假在重庆一起玩儿,国庆又去了长沙玩儿。 不过除了玩,我俩有一大半的时间都是在自习室度过滴~ 这部分写的语无伦次的,我就随意贴点儿照片咯。 ![[在重庆天台拍的照片.png]] ![[长沙幸福小事.png]] ![[美美的猪猪.png]]

其实2020年对我重要的关键词还有不少,像金钱,时间等等都没有在这篇啰嗦的文章中体现。 快要2021年了,其实可以说,我用文字撑起了2020年的后半年。2021年没有什么具体的目标,因为很多事情我都还不确定,不过有一件事情一定是确定的,我会用文字撑起2021年的一整年。 这一年,少年20岁,他依然平凡地生活着,只不过多了一些不一样的色彩,依旧遇见许许多多信任、爱与新知。 再见2020,2021,我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