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知识生产工具流
高效工作流 你在Notion、语雀、印象笔记、飞书、石墨、有道云笔记,六者之间做出了什么选择,为什么这么选? - 知乎 (zhihu.com)
用者无机心
“用者无机心”, 这是我之前在阅读 topbook(高效生活视频书)的相关文章中看到的一句话,我也想把它送给正在读这篇文章的你。
这里的「机心」指的是「机巧功利之心」,说的是我们太过于依赖工具去提高「效率」,结果到头来却忽略了「效能」。
「效率」和「效能」有什么区别?效率指的是正确地做事儿,而效能指的是做正确的事儿。
不少读者在下去使用obsidian进行实践之后跟我来反馈说:这款笔记软件太难了,我真的不会用。
我一仔细询问才知道,原来他一开始就妄图把各种各样炫酷的obsidian操作给弄明白,比如说模板自定义,插件设置,图床设置等功能。就拿插件举例,obsidian里面的开源社区里的插件少说也有3000多个,如果你都要去试试,后果可想而知。
我告诉他说:“你从一开始就走错了路,正确的事儿是用obsidian先进行记录,在记录的过程中再去慢慢摸索工具的使用技巧,并且付诸实践。”
对于接下来我介绍的工具流,我也希望看文章的你也应该摒弃「机心」,先完成再完美。因为这样的工具流并不是我一朝一夕间搭建出来的,而是经过长达一年多的摸索和试探最后探索出适合我的工具流。
切忌急功近利之心,一来就把所有的软件下好,然后看着这么多需要学习的软件功能不知所措。
选取工具的原则
我大致的工作流如图所示,靠着这些基本上实现了无纸化的学习方式,以前买的纸质笔记本和笔现在都在我的书架上吃灰了。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我们选择工具的目的自然还是尽可能提高我们做事情的效率。
根据我自己的工具选择,我总结了三条原则:
(1)「如无必要,勿增实体」 简而言之,只有当你真正有这样的需求时才会去思考我该怎么通过增加工具来优化我的知识生产方式。
举个例子,flomo这款软件是我近期才开始使用的想法管理软件。当我决定付费并使用它的原因是:我在手机端并没有找到合适的软件来记录自己的想法。
obsidian虽然也推出了手机端软件,但是考虑到以下的因素,我还是选择了放弃。
- 手机端功能齐全,但是因为大部分时间用电脑输入,所以这些功能反而影响我自己的记录和输出。
- 官方同步功能需要付费,第三方同步服务折腾起来过于麻烦,当时浪费了半天时间没有成功。
我所需要的只是一款能够辅助我在碎片时间整理脑海中想法的轻量级工具。在地铁上,外出游玩等场景能够让我专注于记录即可,那么增加这款工具便是必要的。
如果你本身并不需要写文输出或者基于其他比obsidian同步功能做的更好的笔记软件,flomo对于你来说可能并不是那么重要。
(2)跨平台与同步性
电子产品随时更替,如果一款软件的同步和跨平台性欠佳,很难进行数据的同步,那么自然也不能被纳入考虑。
(3)数据安全
我自己比较看重数据的私有化存储,因为你在第三方平台上留下的文字很大程度上都不属于你。
互联网发展到现今这个阶段,大多数平台都在筑墙。他们会接受数据导入,但你若想批量迁出数据,他们会设置障碍。另外,很多平台会阻止外链,其本意是留住用户、阻止流量流向别的平台,但这非常不利于知识的交流和碰撞。
特别提及微信公众号,截至目前,发出去的文章最多也只能删改 20 个字符。而我们都知道,很多知识并不是一成不变的,是要不断更新的,这就很不利于知识的迭代更新。
将数据完全托付给平台,是非常不保险的行为。当你的文章内出现了相对敏感的内容,或是对平台的负面言论,他们常用的手段是封禁和要求删改。假若平台的服务器遭受黑客攻击,或者平台某天倒闭了,他们也没有义务恢复并归还你的数据。说到底,托付给平台,你对自己的数据没有完全掌控的权利。
我想之前「Notability」的买断变成订阅制的行为很好地说明了数据私有化的重要性。 一旦你的笔记存储在别人的服务器上,很大程度上话语权就不在你的手上,而是在数据拥有者的手上了。
工具简介
简单地介绍一下下面这张图上各个软件的功能和作用。
核心工具:obsidian
熟悉我的读者应该知道我已经不下三次推荐过这款笔记软件了。虽然是我自己强推的软件,但是根据一些读者的反馈分析一下软件的优缺点和适用人群。
首先我得告诉你入门obsidian并不难,虽然可能一开始你接触到的是全英文的界面,哪怕汉化之后也会有不少英文,但是我想给自己营造纯英文的环境也能间接培养自己的英语能力。
不过想要真正用好obsidian真的需要下苦功夫,需要你有不断去钻研的耐心。 不仅仅是软件本身的使用,更是这款软件背后包含的知识管理的学问,想要上手并精通并不是一件儿容易的事儿。
里面涉及到很多使用的细节和方法论,如果真的靠文字整理出来估计起码10w+的字数。这里推荐一个专门做了obsidian使用系列教程的b站up主「Johnny学」,感兴趣地童鞋可以去瞅瞅。他分享了很多使用ob的小技巧和方法,但是还是强调「用者无机心」,一定不要浪费大量时间去摸索那些工具和技巧的使用上,把功夫真正放在记录上面。 (详见obsidian插件安装
简单说说ob的优缺点以及我认为适合的人群。
优点:
(1)数据本地化:之前讲到了安全性,就算以后obsidian的团队倒闭了,因为你是本地存储的markdown文件,今后无论是迁移还是保存都非常方便。
(2)个人完全免费,无广告:除了「同步」和「发布」的功能开通需要付费以外,其它所有功能对于个人用户都是可以免费使用的。比起那些动辄限制你空间和创建笔记个数的软件真的良心太多了,更何况「同步」和「发布」的功能都可以利用别的工具来替代。
(3)社区开源:obsidian本身的可定制性极强。它的开源插件社区目前有接近400个插件,能够实现各种神奇且有趣的功能,比如说「Anki卡片复习」,「日历」,「思维导图」等等。如果你本身有开发能力,完全可以设计自己想要的插件出来。
缺点:
(1)学习成本较高:本身软件的基础功能并不难,但是想要用好双链笔记还是挺困难的,我也是陆陆续续地摸索了一年才形成自己的体系。
(2)颜值有限:以前真的有人觉得ob比较丑。我承认确实没有Notion这类可以自由组织「块」的软件好看,但是肯定也不丑,本身CSS主题也是可以自定义的,换句话说你也可以搞出酷炫的效果。
(3)手机平板端不付费同步会比较麻烦:如果你是重度的手机平板用户,ob现在也是有APP版本的,基本上移植了所有客户端的功能,用起来也很舒服。但是如果你不开同步会员(一个月6美元的样子),可能折腾起来还是比较麻烦(需要其他的第三方同步软件)。
(不)适合人群:
(1)理工科所有需要写代码的童鞋。本身搞代码在电脑上使用的时间就是大多数了,所以平板手机端对于你的影响不是问题,而且ob对于代码块的支持也很舒服,看看下面的代码块你就知道了,再加上ob可以用LaTeX来写数学公式,基本上什么都可以在ob上完成了。
(2)需要搭建跨学科知识体系的童鞋或者进行知识创作的童鞋。ob的特点在于双向链接能够把不同学科之间的知识串联起来,如果你本身需要创作输出,那么ob一定是你的不二之选。
(3)从我得到的反馈来说,ob可能不太适合需要追求笔记美观和分享的童鞋。如果你想形成比较好看且秩序井然的笔记并且需要时不时分享给别人,那么wolai和Notion就会很不错。 (下图为Notion)
ob辅助工具
1.Typora:Markdown编辑器
这个不多说了,可以作为ob打开markdown的默认软件,使用体验很不错。最近Typora开始收费了,不过道高一尺魔高一丈,总会有破解版的。老版本也可以白嫖。
2.坚果云:文件同步
坚果云是国内比较靠谱的文件同步软件,总之比起百度云靠谱多了。如果你平时只是用来同步obsidian里面的内容,免费版的一个月1G的流量完全能够满足你的使用需求。
3.PicGo图床+腾讯云
图床可能有的朋友没接触过。它的作用就是把你的图片转换成链接的形式,你需要在markdown文件里插入文字的链接直接就可以查看图片了。对于需要跨平台发布文章的童鞋就会很方便,你就不用再一张一张上传图片(比如说公众号)。
具体的配置可以去网上搜索「图床配置」类似的关键字即可。
碎片化处理
1.Flomo
少楠老师出的产品,非常简约的想法记录软件,闲来无事时用手机记录生活的点点滴滴。 跨平台体验很不错(所有平台都有,包括微信端),会员需要付费,一年99(学生59),总体来说还是很便宜的了。
2.滴答清单
老牌任务管理软件,不多说。之前官方送了两年会员,不用太可惜了hh,当然体验还是很不错的。 我一般我会在obsidian上简单梳理任务,然后通过滴答清单进行任务部署。
3.微信群
这个可能你没有想到。其实平时很多微信群里的内容都是挺有价值的,如果你仅仅靠文件传输助手难免把各种信息混在一块,不方便区分,也不好同步。
你可以直接通过面对面建群,设置一个单人的群聊(如果你有多个微信号用来作为文件同步也是很不错的选择)。比如说我就设置了「优质文章」用来保存一些来不及阅读的好文,然后整理到ob里面。
你可以根据你不同的需求来设置不同的群聊用来分类。
内容输出
1.平板+纸笔
虽然基本上已经无纸化了,但是我还是会经常用到纸笔来帮助梳理概念之间的关系和辅助思考。因为有研究表明使用纸笔还是更容易进入思考状态的方式。 比如说大家看到的这个工具流图片也是我先通过纸笔打好草稿,然后利用drawio画的。
2.图形化:Xmind+Drawio
两款很推荐的工具,前一个是思维导图,另一个是用来画流程图或者概念图。
XMind大家自行去整一个破解版就知道它的功能有多么强大了。特别安利它的演说功能,平时简单非正式的PPT完全可以用它来代替了。
Drawio就不说了,个人心中最棒的流程图软件,个人完全免费。
3.第三方平台&个人博客(可选)
这部分对于大家是可选项,但是我其实特别建议你去公开地分享你的知识,原因有三:
更加精致化的输出和整理。如果选择知识库不公开,那么要求就变低了。我们对知识的归纳整理,可能会慢慢变得随意,不会很注重规范和可阅读性。久而久之,知识库会慢慢变成草稿箱,甚至可能看不懂自己先前写了些什么。
分享让思想碰撞。知识需要分享,在碰撞中可能出现新的火花。当别人遇到一样的问题时,也可以直接发自己写过的教程,这样既方便又酷。
提升个人品牌,遇见志同道合的人。持续维护一个知识库,你会收获志同道合的读者和朋友。也许他们也对摄影、编程、搞电路、造机器人、读书等等感兴趣,也在经营着一个知识库或博客。另外,把知识库链接挂在各种社交平台首页或简历上,是绝对是可以展现个人实力的。
那么为什么还需要自己搭建一个个人博客呢?明明我也有知乎等平台可以公开发布,还能有流量倾斜。
原因还是在于好看呗,并且这也是一个有门槛的事儿,至少你需要掌握一些基础的编程语言才可以自定义个人博客的样式。
我用的是docsify+GitHub+Vercel搭建的。其实如果你去克隆一下我的仓库,立马就能实现下图的效果了,整体操作还是很简单的,一个小时就能搞定。
总结
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你的工作流有所帮助~ 如果你也有好用的工具分享,欢迎在留言区评论。
切记:工具虽好,可不要贪多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