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为什么要有自己的数字花园?

「数字花园」和我们平时见到的「博客」、「公众号」有什么区别呢? 为什么我要花时间来学习怎么来构建自己的数字花园呢? 这么做的必要性又在哪里?

我想看到这里你心里会有上面的这些疑问,别着急,我慢慢给你解答。

1.传统文字载体的弊端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文字载体形式,像博客,公众号以及一些社交媒体都有哪些弊端。

  • 博客(个人博客除外):大部分第三方博客平台都会有形式以及内容的限制,你不能够按照自己的喜好去改变呈现的形式,文章之间是割裂开的,不适合进行碎片化的记录。
  • 公众号:封闭性太强。不能设置外链,不能反复修改等等弊端,让公众号只能作为展示或者推广的平台,而非自己的数字花园。
  • 其它社交媒体:或多或少都会有上述的缺点。比如说知乎,没办法对文章进行系统的归类。

数字花园却是按照网络结构来构建的,而非单纯的时间轴形式。 在之后的文章中,你会慢慢体会到「数字花园」的不同之处——文章概念之间彼此链接,可以按照自己喜欢的方式随意浏览等等。

现在你看到的其实是从我自己的花园里开放了一角,把它精装修了一遍(变成大家更容易理解的形式)呈现在了你的面前。

我由衷地希望你能够在阅读的过程中去感受知识之间互相联系的美妙感觉。 我特意在不同的文章之间建立了通过超链接实施跳转,帮助你发现知识点之间不同的联系。。

赫尔穆特·D.萨克斯这样说:

“我们通过对信息的学习,保存,并在保存的基础上构建,是在创造一个丰富的相关信息网络。我们知道的信息越多,就有更多的信息钩子来连接新的信息,就越容易形成长期记忆,学习也会变得越有趣。

我们把这个过程进行显化,呈现在我们的笔记软件里面能更好地帮助我们去巩固和强化知识之间的联系。

2.知识的网络效应

不知道大家听过「交换机」这个概念没有?

举个例子,在没有交换机之前,只能做点对点的单线联系。

如果三个人A、B、C要实现互通,需要建设AB之间、AC之间和BC之间的三条线,使用交换机后,有AB和BC两条线就够了,A和C之间不必再有线路直通。A若想给C打电话,信号可走AB线,由交换机转接BC线到达C,这样就节省了电话网络的建设费用,而且用户数量越多,人均成本就越低。

网络的这个性质表述为「梅特卡夫效应(Metcalfe's law)」。

该效应由乔治·吉尔德于1993年提出,但以计算机网络先驱、3Com公司的创始人罗伯特·梅特卡夫的姓氏命名,以表彰他在以太网上的贡献。

其内容是:一个网络的价值等于该网络内的节点数的平方,而且该网络的价值与联网的用户数的平方成正比。

梅特卡夫效应示例图

我们积累的知识节点也是如此,知识节点彼此之间的数目越多,联系越多,我们的知识网络的价值自然也越高。

我们需要做的是养成「坚持记录」的习惯,然后用正确的方式把我们所记录的内容变成数字花园里的一草一木,去浇灌它们,耐心等待它们成长,终有一天,蔚然大观。

3.去创造,而不是消费

你的数字花园是你在互联网空间拥有的方寸天地,它让你能远离微博、知乎等等的对话式网络,而转身投入于自己的内心世界。

换句话说,我们能从信息的消费者,摇身一变,成为知识的创造者,这是一种高层级的快乐。

你需要知道,快乐也是分三六九等的。

最低级的快乐,是在短时间内给你快感,会让你爽,但仅此而已。「爽」完过后,仿佛什么收获都没有。 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你拿起你的手机开始刷短视频,沉溺于这种唾手可得的愉悦感。

高一级的快乐是给你长期稳定的满足和归属感。 比如说我们学习,成长,获得一份满意的工作,为目标努力并且稳定前进,这一层次的快乐。

最高级的快乐能够帮助我们找到意义,收获成就感,帮助我们找到使命和方向,联系更多的个体乃至世界。自我决定论中说道,我们作为人有三种最基本的心理需求:自主,胜任以及联结。

举个例子,当你来到我的数字花园,看完了这个系列的文章觉得挺有收获,于是加了我微信给到我一定的正反馈。我会因此发现自己是擅长这件事情(胜任)的,并且给别人产生了价值,认识了志同道合的朋友(联结)。再加上本身这件事儿是我自发去做的(自主),不用受到别人的约束,我也会打心里觉得很快乐。

当你喜欢上更高层级的快乐,自然会对低级的快乐心生警惕。 像我每次忍不住去刷了一会儿短视频,我都会在潜意识提醒自己,该停止消费了。

从另一个角度说,它甚至可以帮你不经意间实现让人看到就焦虑的两个字——自律。

你发自内心地认为去经营自己的数字花园更能给你带来满足感和意义感,而这个过程不断地丰满着你的精神世界。 你的大脑自然地转移了注意力,而不是强行靠着虚无缥缈的意志力去压制自己想放纵的欲望。

4.用文字记录生活

如果说在拥有自己的「数字花园」之后,我坚持得最好的习惯是什么?记录和复盘。每天从来没有断过,已经成为我每天打开电脑第一件做的事情。

关于复盘可以参考这篇文章分享我的复盘系统

那为什么要记录呢?虽然我们都知道复盘和记录是一个很好的习惯,但是经常会觉得很麻烦,难以坚持下去,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你对生活中发生的事情停留在「感受」的层次。

【人的一生】是什么? 其实就是一系列的时间,在时间之河上浮浮沉沉,我们每个人踏着一叶小舟,漂流在时间之河上,不停地跟这些事件碰触、发生联系。

这个过程中如果你仅仅只是停留在【感受】的层次,实际上是没有生活的——你不断地【遭遇】各种事件,然后过一会儿丢下,离开,前往下一个地点,如此循环往复。

那么什么样才算是【生活】?当你对你接触的事件进行筛选,互动,沉淀,把其中的一部分容纳进自己的内部,每次都有【新的内容】产生。

那些历经一路最终留在了我们这条小船上的东西,才是生活。

一个人的生活到底是【丰富】还是【贫瘠】不在于你能如何呼朋唤友,吃喝玩乐,而是在于你的内心世界能不能对于外部世界进行更加深度地加工。

举个例子,当你看完一本好书,你是否仅仅只是一看了事,觉得【嗯,这还不错】,然后随着时间逐渐淡忘?

但是如果你能够从中悟得几分生活真谛,借着书中知识去剖析自己和身边的人和事,那便是在进行更加深度的加工了。

我想你应该也反应过来了,数字花园作为载体能够很好地来呈现你思考和记录的结果。

一年多来,我逐渐养成了“凡事必记录”的习惯。无论是生活日常,还是平时学习,每天都会至少记上千字,日积月累下来也逐渐感受到知识资产的无形增长,同时随着沉淀的内容愈发增多,知识应用也更得心应手。

另外我也会利用 flomo (一款很棒的灵感记录软件) 来记录生活的琐碎日常,灵感碎片以及每日反思,这样通过记录对自己进行「内观」能很大程度上提升我们生活的幸福感。

上面的效果我没有办法保证你会有同样的效果,但是我可以非常肯定地告诉你,当我坚持了一年多的时间,我很明显地发现我对于自己生活的掌控感更强了。

因为在利用文字记录的过程中,我会下意识地去反思平时做的事情,通过复盘去发现问题,然后顺着问题查找资料进行学习,再把学到的知识放进知识体系,付诸实践,形成一个良性循环。

所有你经历的都会沉淀在你的数字花园里,相信我,随着日月更迭,这些沉淀一定会让你变得更加强大。

小结

希望我上面所说的四个好处没有白费力气,只有当我们了解并且看到了搭建个人数字花园的意义,才能从心底认同并长期践行。

这是一件反馈周期很长,见效缓慢以及刚开始会让你觉得麻烦的事情,但坚持下来的好处就会如同上文所说的一般,给你带来真正的改变。

你需要做的就是跟着这个指南的脚步,一步步地慢慢来搭建自己的数字花园。

刚开始千万不要尝试一步到位,而是让你的笔记和想法慢慢地在你的数字花园里生根发芽,你不断去浇灌和呵护,收获丰厚的果实,然后产生新的灵感和知识,再把它们播种在数字花园里。

如此循环往复,日月更迭,相信我,你的数字花园会渐渐成为你自己最珍贵的知识宝库。 如果还能通过自己的记录真正留下几本影响后人的著作,那也算是极其幸运的事儿了。

参考与致谢